第74章(2 / 2)

承平道:“人心思定,天下越乱天下人越期盼君主有为,陛下又是贤明之主,自然被寄予厚望。咱们得顺势而为才行。”

二人谈话间又有人来,承平免不了上前寒暄,五陵少年们聚在一起所谈无非诗词歌赋、笔墨文章,同闺阁小姐们比琴谈绣并无不同。赵熹向来不喜这些,偏偏那些人还愿同他凑趣,只好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直到瞧见陶希仁,赵熹这才来了精神。

“陶公子!许久不见清瘦许多啊!”

陶希仁瞧见赵熹就像撞了一灶灰、脸瞬间黑了下来,正想避开赵熹已带着一众人围了上来。京中人哪有不识得陶希仁的,自然也同他问好,还有那不长眼的道:“我听闻陶兄为君尽忠不惜舍膝下黄金之事心中甚为感动,几次想登门拜访,可惜陶兄身体不适避不见客,如今看陶兄果然面色不好……唉,匡扶天下路漫漫其修远,陶兄还是要以身体为重啊!”

其余人皆附和:“是啊是啊,陶兄大仁大义,让人敬佩!陶太傅有子如此,向来也感怀欣慰吧!”

“儒门日后就要由陶兄顶立门户,陶兄一定保重身体啊!”

陶希仁白脸变黑、现在又变红,鼓着眼睛望向罪魁祸首赵熹。赵熹也很委屈,他不过随口一说,怎么还人尽皆知了!原来公孙宣仪在城门受气之后不肯吃亏,承平暂时不能得罪、便将陶希仁向承平下跪痛哭的事传遍了京都,成为京中官宦茶余饭后的谈资。儒门都夸陶希仁忠义,陶太傅觉得一桩小事、解释过几次便随他们去了,只有陶希仁,原本孤高自傲目下无尘,如今因着这事一再被长辈亲朋提及,虽是称赞却也有人明夸暗贬,更何况这事本就是子虚乌有被赵熹生生栽在自己头上,陶希仁越发羞怒,只好称病在家、希望大家赶紧忘记此事。可惜事与愿违。

赵熹揉揉鼻子,背过身去。传闻中当事人之一的承平只好硬着头皮道:“大家玩笑了,陶公子节高名清天下闻名,小弟怎敢冒犯?陶公子确实教小弟君臣之礼,小弟大有所进,故而自请前来京中向陶太傅及公子求学,其余诸事坊间笑谈耳。”

诸人面上点头,私下将此事传得更广。好在其他公子也来到宴会,大家又前去拜见,陶希仁得以松一口气。赵熹自觉愧疚,端了杯酒敬给陶希仁:“陶兄何必介怀,为君分忧自己名声哪堪顾及?何况承平也解释了,大家不听啊……好歹不是坏事,你就想开些、认了吧!”

陶希仁瞪了他一眼,斥道:“混账!你害我如此还好意思说这些!你、你!你简直!唉!”

最新小说: 明月照我/浓婚 (综漫同人)松田殉职的幼驯染回来了 败她手里 陈医生,别怂! 骤雨初歇 [年上1v1] 狗啃柚子 清欲 爱情角逐战 神豪无极限 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