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希仁昂首负手转过身并不看他:“不知公孙大人有何公干竟要如此大动干戈扰我父清净!”
公孙宣仪干笑两声:“今日有人见陶府车马从宫中回来,可据本官所知陶大人并未进宫,为何陶大人匆匆而回?陶大人车马中都有谁人?”
陶希仁微微捏紧双手:“父亲过世陛下多有体恤,本官本欲进宫面圣谢恩,未至宫门有下人急报夫人身体不适,本官这才匆匆回府。怎么,照顾孕妻不行么!”
公孙宣仪走到陶希仁身前,贴着他脸面问:“大人可知小殿下今早夭折?”
陶希仁大惊:“什么!”他恍然明白过来,难怪陛下会被谋害,原来竟是如此!
公孙宣仪道:“小殿下不单是夭折、更是为李氏和赵熹所害!她二人还挟持公主出宫而去!陛下命我翊羽军全城搜捕、务必将李氏和赵熹捉拿归案、救回公主,陶大人,您可见过赵熹?”
陶希仁猛然盯住公孙宣仪,恨意深深。皇帝明明已为公孙氏所害,公孙氏却矫诏妄为残害忠良肆意践踏陛下尊严,陶希仁只恨老天无眼叫这弑君无耻之恶人还茍活于世上!
陶希仁口唇抖动欲揭穿公孙叫他身败名裂,可话堵在口又想起暗室中的赵熹。他手指掐进手掌,缓缓舒了口气:“宫中之事我并不清楚,我也并未见过赵熹。公孙大人要搜捕城中自便,这事与我陶府无关,请大人速速离去,勿惊扰我父及夫人。”
公孙宣仪并不离开:“小殿下遇害陶大人竟不悲愤?莫非陶大人早已知晓此事,并包庇罪魁?”
陶希仁愤恨不已、冷笑连连:“公孙大人,小殿下的事本官虽不清楚,可不必细想就知这事与你公孙氏脱不了干系!我顾念你颜面不戳破你,你倒要来向我追根究底了!我再说一次,赵熹我没见过,我老父新丧妻子有孕,你若非要冲撞我家,那我只好找来诸位大人、各位大学,论论这事的道理!”
公孙宣仪不以为意:“大人既然不信,同我入宫面圣便是。”
“本官正在丁忧,不便入宫。公孙大人想请君入瓮,哼哼,打错了算盘!陶某区区文士却也有碧血丹心,天下文人虽身弱却也有忠义之志!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公孙氏可取我头颅,难道能屈我风骨!”
公孙宣仪正要说话,翊羽军前来通报:“大人,外面来了许多儒生,要见陶大人。”
公孙宣仪惊讶不已,怒斥:“谁将他们找来的!几个儒生你们怕他们不成!”
军士红了脸:“那些儒生站在门外扯着忠孝仁义大旗骂我们,引了许多百姓围观,太尉先前有令不能轻易动武,故来请示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