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节(1 / 2)

“所以海大将军其实是一个傀儡?”万商觉得这事无论怎么想都很有意思,“当申屠许女下嫁时,他们知道北堂参与了这场乱世吗?知道北堂其实有心争夺天下吗?”

乌嬷嬷摇着头说:“我觉得申屠是不知情的,至少当时是不知情的。其实前朝那时候,申屠已经没落了。”虽然他们祖传的财富不少,在乱世里能拿出大批物资,但他们其实已经开始没落了。北堂有济民,司徒至少有秋蕴,且他们各家还出人才。像司徒,在前朝惠帝时就很有权利。其他的世家也是如此。申屠却隐隐追不上他们了。

申屠之所以急着在乱世里下注,就是想要把自己抬回到曾经的高度上。

最好还能超越那个高度。

在当时,申屠是世家中第一个对着皇上下注的。因皇上太厉害,眼看着天命确实在他这边,其他世家才陆续对着皇上释放善意,不仅叫了一些人才来投靠,还给了皇上不少马匹、钱粮等的好处。而北堂,他们直到皇上入主京城的前夕才开始示好。

这事吧,可以当做是北堂当时把留山守住了,他们并不需要谁的保护,因为不用求着皇上,所以之前都没有给好处;但也可以当做是北堂对皇上怀恨在心。如果海大将军真的是他们扶持的,这样一个强大的势力被皇上干掉了,北堂必然损失惨重。

皇上在战争指挥上有着他人无可比拟的天赋。

论物资多寡,他即便接受了申屠的资助,也还是不如海大将军;但论将领的能力,他超过海大将军不少。皇后自贬为妾后,边城军的众多将领心里都憋着气,皇上估计也很矛盾,一方面他当时正和整个申屠世家处在蜜月期,另一方面或许觉得把发妻逼到这份上显得他很没用,所以他当时在其他势力面前退了一步,与他们联合了。

在皇上的纵横捭阖之下,海大将军最终被几方势力围剿,连决赛圈都没进去。

从头到尾,北堂都没有站出来说什么。

海大将军气焰嚣张时,他们没站出来;等海大将军失败,他们更不可能站出来了。被人知道他们千般算计毁于一旦,这难道很光荣?呵,只会叫人觉得他们愚蠢。

乌嬷嬷说:“依我之拙见,若真是北堂在算计什么,太夫人您反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了。因为皇上心里肯定是有数的。皇上必然防着他们呢!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哪怕没有实质性证据能证明海大将军和北堂有关,但皇上疑心他们时是无需证据的。

万商却没有得着多少安慰。

她喃喃地说:“所以那所谓的得道高僧,他的出现并不是世家想要对付我?确实啊,我算个什么东西,世家看我就如同看路面上的小石子,找机会一脚踢开就是了,怎么可能会精心给我布置陷阱。北堂推出一个高僧,是想要获得其他世家的好感?”

要是这样的话,一切好似能圆上了!

第103章

乌嬷嬷纵然知道不少秘辛, 但对朝堂上的事,她的敏锐度就远远不如万商了。听太夫人说那得道高僧是北堂推出来用以联合其他世家的,她忍不住追问:“此话怎讲?”

万商道:“这些年都没听说北堂换过家主, 说明从海大将军到现在一直都是同一个人掌家……”更换家主这种事情无论如何都不会瞒着, 因为世家的传承有时候比皇家更在意“正统”二字。所以新家主上位后一定会宣告天下,叫人无法怀疑他的“正统”。

北堂的现任家主应该已经掌家很多年了, 年纪定是不小。

这种人在行事上基本不会风格大变。

只看当年的行事,北堂明明有心天下,却没有自己站出来, 反倒是推出一个“海大将军”,说明他们在明面上一直维持着云淡风轻的人设,并不想对外表露出野心。

万商之前疑惑过, 如果那得道高僧的背后是世家在搞事, 可北堂明明拥有济民书院,在朝堂中足以形成一个以师门关系为纽带的无比稳固的利益团体“济民派”。北堂想做什么, 完全可以通过操控济民派来操控朝堂局势, 为什么还要安排一个和尚?要知道读书人们对神佛之事的正统态度一直都是敬而远之, 和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但知道了北堂曾经的行事,万商忽然就想明白了。

“直接动用济民派,岂不是人人都知道是北堂在搞事了?那他们还怎么维持自己云淡风轻的假面?”万商说, “弄个和尚就不一样了, 出家人嘛,都是不慕名利的。”

万商又说:“那和尚讲的法……据说是套了一层儒家的天人感应的皮子。”

万商对历史研究不深,但也知道在程朱理学之前, 天人感应就早已有之了。在孔子、孟子的政治主张中就已经能见到天人感应的雏形。所以, 这就是儒家的东西。

万商又把之前在姜小霜面前说的话,对着乌嬷嬷讲述了一遍, 然后说:“所以,因为套了儒家的皮,最终就能和世家崇尚的礼关联上,而礼正是世家立世之根本。”

乌嬷嬷道:“您的意思是……那和尚说着天人感应,最终目的是抬高礼的地位,叫人人都去遵这个礼?又因世家是礼的典范,所以世家的地位就能被无限抬高了?”

万商点点头。

如果把尊礼守礼视作是一场比赛,世家既是比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这场比赛的参与者,所以他们是毫无疑问的断层第一。

千百年来他们靠着第一名的头衔受到了无数追捧,获得了巨大利益。想要永久地维持住这一份利益,就得忽悠更多的人来参与比赛,让比赛成为无比重要的存在。

但现在世道正在发生变化。

有些人忽然觉得这场比赛没意思了。他们不仅自己觉得没意思,还想告诉更多的人这个比赛确实没意思。由着这群人发展下去,这个比赛很快就会变成只有世家参加。那样的话,就算世家还是第一名,但这个第一名不会是荣耀,反倒是一场笑话。

那高僧宣扬的套皮版天人感应,主张的是“行善者多则风调雨顺;作恶者多则天降灾祸”,这个观点听上去好像没问题,因为是劝人行善的嘛,还有利于社会和谐。

但什么是行善、什么是作恶,这个的定义权在高僧手里。

如果尊世家的礼、守世家的规则被视为行善,那不就是把尊礼守礼这场比赛的重要性无限抬高了吗?只有人人都重视比赛、参加比赛,这样才是行善,这样才能叫天下风调雨顺。一旦这个观点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再有人站出来说我不参赛,那这个人就会在一瞬间被打成祸头子。

要知道国家那么大,每年总能找到一点闹灾的地方。这个地方水灾,那个地方旱灾,真撞上哪一年风调雨顺没有天灾了,人为放一把山火,制造一起大火灾,却说是天火降临,□□也是天灾了。而因为此时的人应对灾难的能力非常差,他们是惧怕天灾的。听世家说,是某些人不守礼导致了天降灾祸,民众就会仇恨那些人。

照这么发展下去,哪怕是为了求得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尊礼守礼这个比赛也会理所当然地在民众心里变成一场需要全民参与的顶级赛事。世家自然而然又能回到他们高不可攀位置上。不,甚至比以前更高不可攀,变成了至高无上。

“不过是一个和尚……”乌嬷嬷觉得世家那些人想得太美了。

万商说:“或许他们还有别的安排,这个和尚只是一个开始。尤其当今圣上明摆着厌恶世家,这个时候北堂弄了这样一个高僧出来,他们只是想要告诉其他世家,你们与其继续扒着皇上那条船,不如中途换到我这条船上来,我才是和你们一头的。”

那所谓的得道高僧说不得只是北堂手中的一块敲门砖而已。

北堂用这种方式向其他世家展露出了合作的意向,向他们描绘了美好前景。

乌嬷嬷仍是不屑:“明明野心勃勃却偏要藏头露尾,越发显得可笑了。”

纵观历史,世家从来都摆出一副对皇权不屑一顾的样子,据说以前有皇帝想娶世家女,他们都不乐意。那他们是真的对权利毫无欲望吗?真的满脑子闲云野鹤吗?

怎么可能!

万商说,她当初没有上清华,是因为她不想考清华吗?

当然只可能是因为她考不上啊!

世家也是如此,他们当不了皇帝,自然是因为他们的实力还没强到那个份上!

最新小说: 稳住,我开演了[无限] 穿书后我靠药膳红遍娱乐圈 我的逃生直播馋哭全星际 幺儿的科举之路 他是王(军婚 高h 1v1) 清穿之四爷家的纨绔嫡次子 裙杀【高H NP】 虽吾往矣(H) [重生]年轻十岁后掰直小狼狗 【重生】名门玫瑰(NP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