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曾鸿霖来了,韩淑珍就不再拉着大姐陪她了。
又过了半个月,曾景良的病情稳定了,夫妻俩打算回京都时,韩淑珍发现自己有了身孕。
韩淑珍再也憋不住心中的委屈,对丈夫哭诉了那晚的事。
曾鸿霖要去找陈广平算账,被韩淑珍拦住,这种事情说出去,她还有脸活着吗?
曾鸿霖也懊悔自己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
回到京都,韩淑珍准备打胎,可是公婆以为是曾家的孩子,坚决不准打。
六个月后,韩淑珍早产生下了一个闺女。
时局越来越不稳定,曾家打算移居海外。
韩淑珍不愿意面对这个闺女,虽然闺女还小,身上看不出陈家的影子,以后难保不会。
丢又舍不得,最后选择了京郊的一户农家。
之所以选择农家,因为那个年代,农家才能安稳。
而且这户农家都是老实本分之人,只有两个儿子,愿意收养个闺女。
何况送养闺女的人家给了很多钱财和首饰。
安排妥当了,曾家移居去海外了。
曾家公婆这才发现孙女不见了,责问韩淑珍。
曾鸿霖替媳妇圆谎说是上船时才发现闺女不见了。
肯定是码头人多,被人给抱走了。
他总不能放下一大家子,去寻找吧?
曾家公婆也无奈,只能叮嘱以后国内情况好转了,一定要把曾家血脉找回来。
送养了闺女,韩淑珍并不快乐,毕竟是她身上掉下的一块肉。
慢慢的,患上了抑郁症。
几年后,曾家父母离世,曾鸿霖接手了家族生意。
把家族生意做得更大了。
第433章 曾家往事(二)
曾鸿霖知道媳妇的心结,他时刻关注着国内的变化。
七八年,国内的政策就放宽不少,他派小儿子先回去探路铺垫,顺带找找当年送养的女婴。
曾景初找到那户农家时,发现那农户家唯一的闺女刘月莲,并不像爹娘所说和他娘很像。
他没有贸然出现,而是去查访。
这一查访,就查出了个秘密。
原来这户农家领养女婴没多久,女婴就病了一场。
生产队里和公社里都医治不了,给送进了县里。在县里住了半个月才出院。
曾景初就查访这半个月。
曾景初查到这对农村夫妇曾经同时离开过病房。
这是当年同病房的比较年轻的一个病友的记忆。
病友之所以还有这个记忆,是因为那对夫妻离开不久,就有一个妇人抱着个包被进来找这对夫妻。
看到病床上的女婴,还把包被并排放在女婴旁边,逗着女婴玩儿。
病友以为是亲戚,就没怎么在意。
还瞥见那妇人打开包被,抱出包被里的婴儿出来把尿。
没多久,妇人就抱着包被离开了。
而那对农村夫妻也回来了,回来还叨叨说白等了这么久,根本就没见到人。
病友懒得理会这对夫妻,也没告诉他们有人来找过他们。
曾景初认为,就是这个妇人换了他的同母异父的妹妹。
可是,妇人换女婴做什么?
他并不怨农村夫妻没发现女婴被换了,因为不仔细的话,小婴儿很难分辨。
加之还是个女婴。谁也不会想到会有人拿女婴换女婴。
曾景初首先怀疑的是陈家,他认为要是陈广平知道有个闺女,说不定就悄悄地抱回去。
到了某省城,不仅陈广平已经去世多年,韩淑琴也已经去世。
陈家只剩下陈广复父子俩和陈广复儿子陈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