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对普通百姓影响不大,只在茶余饭后多了一份谈资,他们想的简单,
大多数人只是觉得连皇上都器重的,肯定是真正的仙师。
而且阳焱之前在集市上为人算卦,从来没有过不准的,原本就有很高的声望,此事一出更被当成仙人一般敬仰。
那些替人寻回孩子、辨认杀人凶手的事迹再度被宣扬开来,不过口耳相传不免会添油加醋,到后面已经比原版夸张了无数倍。
明明是相面得来的结果,被传成了阳焱道长是请出天兵天将捉拿贼人,还有什么撒豆成兵、唤阴差打探前因后果之类的,叫当时在场的人听到之后哭笑不得。
不过读书人想得却显然要更长远一些,来年二月便是三年一度的春闱,虽然时间还有大半年,但有很多有意参加会试的举子已经陆陆续续地进了京。
一来可以结交人脉,二来也可以打探些主考官的性情,既可在答题时避免犯了忌讳,也好迎合一二取得好名次。
是以近些日子各大酒楼茶馆都热闹非凡,每日都有各家子弟和举子聚会,而京城当中最受欢迎的正是状元楼。
此时楼中正有一群人聚在一起小声议论着,谈的正是最近风头正盛的阳焱道长。
“什么撒豆成兵、呼风唤雨,全都是愚弄人的手段,要是他当真有这般能耐,早就乘风而去位列仙班了,何苦还留在这凡间?”
“黄兄说的是,真正的高人应该淡薄名利才对,他却跑到那位面前献媚,还不是冲着荣华富贵来的?”
“就是不知道此人到底使了什么手段,那位向来英明神武,竟然也被他骗了去,前车可鉴,皇上难道忘了前朝红丸之祸?”
“张兄慎言!那位岂是我等可以议论的?隔墙有耳,小心被人听了去,革除功名事小,若是因此连累了家人,恐会悔恨终生。”
索玉轩与几人同桌而坐,见他们越说声音越大,内容也越来越犯忌,越紧出声打断。
“索贤弟未免谨慎过头了些,”那张兄摇摇头,不以为然地道,“我们读书之人本就该为朝廷分忧,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荒唐事发生却不管吧?”
只要看过史书的人大多都知道皇帝信佛信道弊多于利,历史上因
为皇帝信道而大兴土木,为炼丹而残害百姓性命,宠信道士祸乱朝纲的事不少。
如今那道士才进宫皇上就赐了“如朕亲临”的令牌,又把东宫改成仙人宫,足见其宠信,日后未必不会步了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