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张主任侃侃而谈,似乎对创新药领域也有所了解。
起初谢一菲还以为他有什么新的见地, 结果越听越不对劲。
谢一菲理解很多人对国产创新药并不看好,但这位专家的观点实在有点极端,在他看来, 国内甚至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药。
其实这样的说法谢一菲也不是第一次听说,可外人可以唱衰, 自己人深知行业处境的艰难,绝对不该说出这样的话。医药不分家,她没想到会在这种场合也能听到这样极端的论调, 更没想到这是出自一个老专家之口,而且对方语气中是掩饰不住的傲慢和嘲讽。
其实这些质疑,她也有过,她也曾像这些人一样怀疑过自己所学所做是否有意义,他们的研究有朝一时是否能开花结果。
但是导师总是说:“你不能要求一个人全力以赴地去做他自己都不相信的事,你要继续从事这一行,你就要坚信我们能做到,坚信今天所做的一切都会在明天开花结果。”
导师是这样的人,坚定地相信着,且努力实现着。她也因此开始学着相信,然后在一个个小小的成绩中变得对未来充满信心且坚
定不移。
所以此时听到这些人说这些话,她无法做到置之不理,更不会为了场面融洽就去迎合对方。
谢一菲:“药物研发的高成本和高风险是药学领域的首要难题。从药物靶点的发现到临床前研究,再到临床试验的各个阶段,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时间和人力。而且知识产权保护和仿制药的竞争、临床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都是阻碍。但是从古至今,治愈疾病甚至长生的需求一直在,药学和医学一样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和努力。国外是这样,国内也是如此。近些年,已经有大量的资本和人才涌入到了这个领域中,而且受益于医保谈判的利好影响,仿制药的泡沫逐渐被压缩,这就是创新药的机遇……”
热热闹闹的餐厅渐渐安静了下来,只有谢一菲自己的声音。
她能感受到所有人都在看着她,包括她身边的那个人。
等她停下来时,刚才唱衰国产创新药的那位张主任脸色已经不那么好看了。
说不过谢一菲,他皮笑肉不笑地感慨了一句:“年轻人啊……”
后面的话没说出口,但无非就是说她狂妄或者天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