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人仔细想了想,纳闷最近并没有没察觉饮食上有什么变化。
但又担心是妻子新搞了什么创意,自己若说不出来要挨挂落,遂镇定深沉地道:“最近弄的,我觉得甚好,你辛苦了。”
睁着眼睛就敢胡说八道,沈夫人被气了个倒仰。
“亏你字知非,你对得起你这字号吗?”沈夫人拧他,“明明什么都没变,一点不同都没有。”
沈大人冤枉死了:“竟诈我。”
沈夫人啐他,道:“我把厨房交给莳娘了。她已经管了七八天了,家里上下饮食上一丁点都没动。”
沈大人揉着胳膊的手停住,若有所思。
沈夫人叹道:“比我当年强多了。”
沈大人道:“再看看,若一直能这样。这性子不错。”
“年轻人,最忌冲动莽干,一心想出头,想做出成绩给人看。须知前人做了那么多了,再多的好点子也都被想出来过了,还轮得到你?眼前的,只要不出岔子,就往往已经是最好的状态了。”
“不动则已,一动就出错。”
“偏偏,少有能忍得住不动的。”
沈夫人叹道:“偏莳娘就能忍得住。”
“多么活泼的一个孩子,日日逗得我开心。我原想着厨房交给她先不告诉你,若她捅出了什么娄子,我悄悄给她收拾了,不叫你知道。”
“谁想到她竟是这么沉稳有成算的一个孩子。”
“若我当年能像她这样想得明白,能少走多少弯路。”
沈大人欣欣然:“这心性好,若能分一些给那孽障,就更好了。”
第92章
这厢夫妻两个讨论儿子媳妇的心性品格,那边大仁寺出来杨夫人问杨翰林:“你刚才看着小沈探花的夫人笑什么?”
杨翰林又忍不住笑起来,从袖子里抽出一张折起来的纸:“喏,跻云拔了头筹的诗,你看看。”
杨夫人接过来打开:“题目是什么?”
“还能是什么,自然是以芍药为题,年年如此的。”
杨夫人展开读了一遍,神色微妙起来:“这是……以人喻花吗?”
杨翰林使劲憋着:“对,以人喻花。”
题目是芍药,他写了一个美人,以人喻花,最终写的其实还是芍药花。
理论上是这样的,常见的手法。
但……
“这……”杨夫人说,“这美人写得的确是好。可这不就是……”
杨夫人使劲抿了抿唇,又抿了抿,终于还是没憋住笑。
探花郎华丽笔锋下令人心动的美人,不就是活生生的小沈夫人吗?
杨翰林哈哈大笑。
殷莳放下车窗帘子,转头:“对了,你还有诗集?”
沈缇道:“是。”
殷莳怪他:“你怎么都不告诉我呢?”
沈缇云淡风轻地道:“有什么好说的,翰林院里谁还没出过诗集。”
但他不说出诗集和出诗集也不一样。
有人出诗集是自己掏钱,自己印刷,印出来还要到处送人。
他的诗集是书商到处收集了他的诗,集结成册出的,卖得很好。翰林院的同僚们手里都有。
因为他们就是干这个的,这属于专业领域。
在家里的时候真的感觉不出来他的骄傲,就觉得是个其实心眼挺好性格也挺好分分钟能被她拿捏住的弟弟。
怎么一出家门,立刻便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的骄傲呢。
“那也该让我拜读一下。”殷莳说,“要不然以后别人说起你的诗,大家都知道,只有我傻傻不知道。可别忘了,在别人眼里,你可是我的夫君。”
什么叫“在别人眼里“,明明是拜过天地高堂,合礼合法的夫君。
沈缇把头扭过去:“没什么好看的,大都是从前年少时写的,现在看来十分幼稚。”
“我不信的。”殷莳却道,“若真是十分幼稚,别人便不会收藏在自己的案头上,还时时看。江夫人都能直接念出来一首。明明写得很好,为什么不叫我看?”
沈缇其实跟江翰林关系一般,但他现在决定以后要对江翰林好一点。
殷莳道:“咦,你莫非是嫌弃我没学问?”
沈缇倏地回头,否认道:“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