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离嗯一声,然后又道:“够了的。”
说话间,她看了眼元安长公主,觉得她和傅闻宵的性子实在像,看到她吃那么多,居然眉头都没动一下,接受得很快,还会问她够不够吃。
仿佛她吃这么多是正常的。
不过这些人不问,她也懒得解释。
郁离觉得这青霄殿挺不错的,不会因为她吃得多就一惊一咋的,还会给她准备更多的吃食。
这边的厨子做出来的饭菜点心都很不错,还会做多少地方的菜系,每样她都觉得很好吃。
晚膳后,外头的天色已经暗下来。
正好,雪也停了。
喝完饭后茶,郁离坐在元安长公主身边,然后去拉她的手腕。
元安长公主手指微动,安然地坐着,含笑看她。
旁边伺候的宫人有些不解,不过见公主没说话,她们自然也不会贸然开口说话。
等郁离收回手,元安长公主的目光落到她脸上,柔声问道:“离娘,累不累?”
“还好,不算累。”郁离说道,“今天睡得多。”
今天她确实睡得挺多的,吃完午饭,她又去睡了,直到下午才醒过来。
时间差不多,傅闻宵和郁离准备离开。
两人穿好衣服,戴上御寒的手套,披上宫人准备的斗篷。
茹嬷嬷忍不住唠叨道:“世子、世子夫人,不如你们再留几日,这雪虽然停了,但下了几日,只怕路上的积雪还未除,路难行……”
郁离道:“没事,马车能走就行。”
万一马车不能走,下车去抬一抬,也不是什么难事。
这时,玉竹提着一个食盒过来。
她将食盒交给傅闻宵,说道:“世子、世子夫人,里头是厨房那边做的点心,夫人在路上饿了时,可以吃一些。”
傅闻宵伸手接过,淡淡地应一声。
接着,两人向元安长公主告别。
元安长公主问:“你们要怎么出去?”
说话间,便见郁离的目光落到主殿的某个角落,一看就知道她还想从那里出去。
再看傅闻宵,见他一脸淡定,同时也是一种纵容。
阿离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没意见。
元安长公主眼里染上笑意,说道:“也不必如此,你们稍等会儿,可以从窗口那边出去。”
从窗口翻出去,怎么着都比从屋顶的洞出去好。
郁离哦一声,从哪里出去,其实她都无所谓。
不久后,一名内侍过来,恭敬地道:“殿下,已经安排好了。”
元安长公主嗯一声,朝郁离和傅闻宵道:“逍儿,离娘,我送你们出去。”
“不用你送。”傅闻宵说道,“你身子不好,在屋子里待着就好,我们明晚会过来看您的。”
元安长公主笑了笑。
只是在他们离开时,她仍是坚持送他们,看宫人将偏殿的窗打开,然后两人就这么翻窗出去,很快就消失在外头茫茫的夜色中。
冷风从窗口灌进来,吹得殿内的帘幔晃动不休,温度也骤然下降,一室冷寂。
元安长公主站在那里,身上披着的石青色刻丝的灰鼠披风被冷风掀起。
宫人赶紧将窗关上。
玉竹和茹嬷嬷扶着她回内殿,生怕她被冻着。
茹嬷嬷端来一碗药服伺她喝下,感慨世事无常,“没想到有一日,世子要来看您,居然还得翻墙翻窗进来……刚才看世子翻窗出去,挺利索的,看来他的身手没变。”
以前世子还跟着国公爷学过些武艺,要真和人打起来,世子也能以一抵十。
玉竹笑道:“不仅利索,奴婢瞧着好像比以前还厉害一些。”然后想到什么,掩嘴笑起来,“我先前问世子夫人,世子夫人说,这次他们进京,世子是为了参加明年的会试……”
说到这里,她都忍不住觉得好笑。
以前有人曾经骂傅家是行伍之人,世子自然也是粗陋武夫,然而现在这武夫却成为一名举人,进京赶考。
只能说,这世道变得可真快,也证实世子的才学有多好。
元安长公主跟着轻笑,然后说道:“镇国公世子已亡,这是圣人默许的事,他不能以镇国公世子的身份回来,参加科举是最稳妥的,以举人的身份进京,就算京中那些人得知他的身份要发难,只要上头的圣人什么都没说,没人敢直接对有功名的举人出手……”
就算要动手,也只能暗地里来。
玉竹脸上的笑容微敛。
茹嬷嬷恨声道:“圣人真是好狠的心!当初让世子进宫,将他和皇子们养在一起,视他如亲子,就算……养了这么多年,多少都有点感情罢?可咱们世子还没死呢,就传出世子的死讯,实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