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子晚上回去跟他娘吃年夜饭,故而中午也留下一起吃饭了,一桌子上了两个锅子,各式热菜八道,凉菜四道,两碗鲜汤,桌上鸡鸭鱼猪肉羊肉都有,也是大家伙儿忙,否则阿桃是不在桌上谈公事的。
举杯庆祝旧的一年结束,再举杯迎接新的一年到来。
阿桃多喝了几口酒,门一关上,屋里热烘烘的,阿桃脸颊通红,这才听旁边禾苗说这后劲儿不小,故而阿桃吃过饭便跟宋妈妈一道回杏花巷去了,常平安直接去了周府,同周大人一道出发去清河镇。
大年初一阿桃是被家家户户热闹的炮竹声炸醒的,今年同往年一样,先走街串巷往邻里家拜年祝贺,常平安去了清河镇,阿桃就自己跑了一遍。
家里有宋妈妈待客,干果点心都摆在桌上了,小孩子们最喜欢到阿桃家来拜年,无外乎阿桃舍得,也乐得赶个热闹,东西都摆出来请孩子们吃,当然,这些孩子们也有大家教着,都不愿意拿太多,挑了自个儿喜欢的,收进挂在身上的口袋里,留着慢慢吃。
街头巷尾许多孩子蹲在地上捡没炸掉的炮仗,到处都红彤彤的喜气洋洋热闹一片。
阿桃在豆腐坊周婶子家里多坐了一会儿,许久没见,周婶子同她说了些街头巷尾的闲话,其余人家都是略坐坐道声新年好,一两个时辰也就拜完年了。
正月里难得的清闲,初一没人叫席面,大家伙儿也都留在家里吃饭,故而店里没客人,伙计们都各回各家了,留在店里的先来给阿桃拜过年,又撺掇着阿桃去打马吊。
阿桃许久没打,手也养着,虽打的不大,架不住她运气好,把把胡的都是大牌,二妹笑嘻嘻夸她今年财运好,阿桃高兴,
“承你吉言,府城的酒楼开起来了,要真生意好,明年给你包个大红包。”
二妹得寸进尺,笑嘻嘻地玩笑,“快去快去,拿纸笔来,叫咱们掌柜的签字画押,明年得了大红包,我带大家一起分!”
年过得快,几家亲近的跑一跑拜了年,无事就抱着芽儿晒太阳,跟宝妞宋妈妈一起去庙里添过香油钱,这年也就过的差不多了。
常平安是初六这日回来的,“银子都结清了,大年初一清河渡口正式通船,咱们再去府城也方便了,走水路不过三四日便能到了!”
阿桃喜笑颜开,“那这往府城去可就方便多了,初八咱们出发,酒楼整修还有开张事宜也该筹备起来了。”
“我手底下的那些工匠都是熟手,年里清闲,我问过了,愿意一同去干活儿,工钱照旧,这车马费还有每日吃喝住宿由咱们出。”
“那再好不过的,毕竟宁阳府没咱们观南熟门熟路,若找的工匠不好恐还要生出许多麻烦,既他们愿意帮忙,咱们也不亏待人家,大年里的叫人离家去干活儿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这元宵前工钱给他们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