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桐书院在江南一带都堪称鼎鼎大名,书院如今的院长姓赵,当年乃是六元及第的状元郎,书院的先生与寻常塾师不同,多是举人进士,从白桐书院出来的学生,亦多有举人进士,是以乃至于读书仕宦人家都慕名而来,只为能求得一个入院名额。
赵院长是当今圣上的老师,当今登基后,他告老还乡,接任了白桐书院的院长,因着这个牢不可破的靠山,赵院长不怕得罪任何人,但凡没有他的许可,便不能入学院上学。
这位赵院长还在家中办了个女学,请了富有才名的女先生来教导家中孙女,亦有亲戚家的姑娘们入学,外头人听说了,多有想进去读书的,只是女学想进也是不易,须得赵院长的夫人许可才能进。
贾敏初听闻这个女学时也动过心思,凭黛玉的本事,自然不会得不到许可。只是黛玉当时身子不好,贾敏不舍得她奔波,后来家里请了先生,教着也好,有了乔安作伴,贾敏便觉得没有必要去女学了。
……
忙完暂时的要紧事,趁着这日晚饭后乔安和黛玉玩乐的空闲,贾敏拉了苏梅来说话。
苏梅一头雾水,道:“姐姐有何事?”
近来林家、医馆处处平静,乔安和黛玉也在好好读书,能有什么事?
贾敏道:“还是那日咱们往慈云寺去,因提起京城,勾起了我一个念头。”
苏梅微顿,林如海任巡盐御史不过几个月光景,差事尚且没有办完,皇帝不会命他回京,不是林家,那天还提起了什么?
苏梅道:“姐姐……是想到了安儿么?”
既开了口,贾敏便不再遮掩,她点头道:“安哥儿这会子是还小,但他已定了科举之心,这些事便也能打算起来了,将来你姐夫总要回京,虽说扬州也好,不缺良师益友,但我想安哥儿往京中去更好些,我与你姐夫帮扶他也便宜些。”
贾敏态度诚恳,又全是为乔安着想,苏梅心中感念不已,寒门学子走科举之路,到底要艰难些,但若有林如海帮扶提携,只要乔安凭本事登科及第,往后的路他能好走许多。
贾敏话音委婉,但苏梅听明白了,将来林家回了京城,乔安却待在扬州,相隔千里,情分难免会渐渐淡薄。纵然林家还惦记着乔杨的恩情,多年后乔安上京,他们不可能视若无睹,但到底及不上在身边长大的更有感情。
以乔安的年纪,别说二三年间,往后四五年,苏梅这个做母亲的也不可能会放心他一个人跟着林家往京城去。乔安若跟着林家去京城,必然得是苏梅带着他去,所以贾敏得先同苏梅通个气,让她心里有数,早早做打算。
苏梅感怀道:“多谢姐姐……姐姐是个慈善人,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多谢姐姐为安儿打算。”
说着苏梅起身便要行礼,贾敏忙托住她的手臂:“妹妹,安哥儿日日在我跟前,我也不是那铁石心肠的人,对着这么一个良善乖巧的好孩子,心里早将他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儿一般了,为他操这个心,我不但愿意,心里还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