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舒宁心里的话,现在叫她放下孩子自己出去,虽然知道宫里不缺照顾的人,终究还是会担心的。
但要是把孩子带上出去,那也是不行的,现代的交通那么发达,带着一个孩子出去尚且是很艰难的事情,更何况现在。
出了京城,那就只有官道还算是能看,但就算是官道,也有照顾不到,杂草丛生的地方,在这样的路上乘坐马车,实在是艰难的事情。
古代人更爱坐轿子大抵也是出于路况的考虑,其余更多的,可能就是花费了,轿子只需要轿子钱以及两个轿夫的月钱。
但是要养马的话,花费就更多了,不管是买一匹马所需要的费用,还是说这喂马需要的草料,又或者说马夫所需费用,都是要比轿夫更贵、更不划算的,毕竟这个时候,人不值钱。
更不用说野外开火不易,大多数时候都是吃的干粮,古代那些进京赶考的举子们,一定也都是身强体健的,否则,只怕是熬不过这一路的舟车劳顿,以及干饭冷菜。
舒宁实在是不忍心让这么小的孩子跟着出去,一路颠簸,吃也吃不好的。
看着舒宁脸上的不忍,康熙也觉得是这个道理:
“是啊,你也是有两个孩子的人,定然是心疼孩子的,往远了去的确是不合适,朕也觉得若是皇子公主太小的话,还是留在宫里,让皇贵妃照顾为好,朕见她照顾胤禛、胤祾都很好,是个能干的人,她的身体也不适合出去,就留在宫里看家吧。”
皇上忽然提起这个事儿,应该也是想出去的,若是不担心孩子,舒宁其实还是挺想出去的。
“说起来也是有些想了呢,我也好就没有骑马了,只怕是记忆都生疏了,到时候要是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还得皇上您再教一教呢。”
“是啊,不仅你,只怕这样下去,八旗的将士们也都是懒怠了,要是人人都贪图安稳,便没有永远的安稳,还是得把规矩定下来才是。”
“皇上这是有想法了?”
“朕打算出去巡视一圈,包括景山、福陵、昭陵、永陵、想带上几个嫔妃,至于皇子,再带上太子也就是了,至于其他皇子公主,就留在宫里由皇贵妃看着,贵妃从旁协助。”
皇上既然已经决定了,舒宁自然是不能有什么意见的。
最后,皇上带上了惠妃、宜妃、荣妃、定妃、纳喇贵人、觉禅贵人、郭络罗贵人,还有几个年轻的常在、答应。之前和舒宁一起住在咸福宫的石答应就在此列。
其实本来皇上也想带上德妃的,但她不巧好怀了孕,虽然已经三个月,胎象已经稳固,但最好还是呆在熟悉的地方安心待产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