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庄漠然瞟他一眼,接着才淡淡回答那令兵的话。
“史将军的心意本公会向陛下禀明。你转告将军,京中有贵部少主足矣,请他以大局为重,专心抗敌,切莫悲痛伤身。”
第89章 终局未决,言败尚早
严庄带着官方意味的回答,无疑也在暗示对方史小将军人在燕京,史思明最好不要轻举妄动。
这也从侧面证实了史思明想自立为王的可能性不大,至少不是现在。
得到这番连敲带打的回复,令兵不敢反驳,毕恭毕敬地向他行了一揖,退回去牵住自己的马匹。
这个小插曲倒让彰显了一回权势的严庄看上去心情好了几分,也不打算再与一开口就能给他添堵的李明夷交谈。
被燕兵拥着的严庄摆出回城的架势,背后的街巷才慢慢有了人声。即将走至大道尽头时,远远的人群中忽然传来一道刻意高声放大的声音——
“你们知道吗?太原打赢了!史思明都夹着尾巴窜回河北了!”
李明夷脚步一顿。
他被软禁数日,这还是他第一次听见太原之战的后续战报。
严庄眉梢微挑,显然也听见了这话。
卫兵立刻请命:“严公,是否……”
他用手掌在脖颈上比了一下。
“罢了。”严庄放平了目光,若无其事地向前看去,“民声堵不如疏,让他们议论去吧。”
说话时,那松弛下垂的眼角却微微扬起,露出一分微妙的得意。
直至此时,李明夷也才明白到底是什么给了严庄立刻出手的底气。
尽管此前已经得悉太原战场的前期战报,这个最终的胜负看上去还是那么不可思议。
太原作为西北版图最重要的关卡,也是李唐王朝正统所在的最后防线。在新老皇帝暗中对峙,主要战区先后沦陷的情况下,能分给李光弼的守城战力可以说少得可怜。
而作为进攻方的史思明部,这次几乎是倾巢而动。打出喧天的阵仗,不仅是要报仇雪恨,显然也意在拿下西北这个重要的战略板块。
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人头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场战争的优势方。
作为一场标准的攻城守备战,太原会战的双方兵力悬殊,承受的压力更是天差地别。
史思明部虽然在前期落于下风,但人头优势并未被打散,作为攻城方,以骑兵为主的同罗士兵更具有一直让唐军头疼的高机动性。
任谁也没有想到输赢分得如此快速。
须知当初河北一战,同样是对战李光弼,史思明部在常山九门的消耗战期间始终占着上风,直至郭子仪以全部兵力神速支援,两军最终才在嘉山分出胜负。整场对决横跨春夏,过程中输赢一度对换。
而这一回,李光弼不仅赢了,还赢得彻底、神速。
这一战绝不仅仅是为了捍卫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