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如杨书玉所言,山匪是林自初暗中培植的势力。现在将他们关在一处,当真无碍吗?
高时明沉声下令道:“深查林自初一事交给你来办,赈灾事宜便由润晚推进。”
去年,他不仅只派了林自初入江陵潜伏,润晚也是他的人。
“建章领命!”
说罢,高时明策马扬鞭,在夜色中稍稍放缓马匹的脚程,连夜回了江陵。
谢建章领命回头去寻润晚时,杨书玉正和哑姑守在炭炉边为杨伯安熬药,润晚则在她们身后无声地拨弄簸箕里的药材。他的嘴角噙着笑,眼中满是似水柔情,好一派安逸闲适的景象。
他透过窗沿,无声地与润晚对视,示意他脱身出来说话。
大抵是白天见过高时明的缘故,润晚早就做好了心里准备。他将簸箕放在架子上,凑到哑姑身边嘱咐道:“哑姑,这几日江陵不太平,你好好在山上呆着,哪儿都不要去。”
哑姑不以为意地点头应下,杨书玉却警觉地问:“你要出远门?”
润晚笑着反问:“这不是杨小姐的意思吗?”
见杨书玉不解,他解释道:“你让秦掌柜大力收购苍术、附子等药材,就没想过谁来验药配药?”
“自然是药房的大夫和伙计。”杨书玉想当然又不确定地回答,她也实在不需要清楚这些细枝末节,自有药铺掌柜听候差遣。
润晚笑弯了眉眼,继续反问她:“那你要配的可是普通的药方?”
杨书玉要的方子是找葛神医开的,是用来治疗瘟疫的方子,那并不是寻常的方子。
洪涝灾害,死伤受灾民众不知繁几。翻阅史书便知,灾害之后多伴有瘟疫发生,更何况她重生一世,听闻过江陵的惨状。
江河汇集于江陵,平日里成就了发达的水路贸易。在遇上洪涝灾害时,也会带来各地的瘟疫。家禽人畜死后,携瘟疫顺着水路而下,再被江陵截停,轻易便能通过水源给江陵带来灭顶之灾。
以往朝廷有粮仓可喂饱灾民,却从未听说过设有药仓。就连京都的太医院,虽能集齐世上绝大多数品类的药材,却也不见得能治活一城百姓。
药材储量在于市,杨家虽有药铺,却也拿不出足够所有江陵百姓服用的药材来。
见到葛神医后,杨书玉才记起要提前备好药材的事。她交代秦初平去安排收购药材,却是在杨伯安情况稳定后才拿到的药方。
葛神医派润晚去药铺帮忙配药,倒也说得过去,毕竟在山上是他在管理药房,负责配药送药。
但为何偏偏是现在?
“润晚在这儿啊?”秦初平的声音,打断了杨书玉的思绪。
他难掩疲惫,走进来吩咐道:“葛神医已经将库房里,能给我们带走的药材列好数目,你收拾一下,明早同我们一道下山吧。”
“好。”润晚笑容浅浅,复看向杨书玉道,“杨小姐还有什么疑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