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笙慢吞吞地把视线从手机转移到宽大的液晶电视上,看了一会儿自己的倒影:“好。”
她的动作让周衍联想起他大学时候, 隔壁另外一所大学的工科学生在校园里测试新研发的机器人, 好似程序里的数值设置出了问题,走得特别慢。
“你怎么买这么多?”余笙看着一个又一个餐盘,目光轻微波动。
“不知道你回来以后早饭吃什么, 索性几家店都买了点。”周衍把炸糕推过去,“要不试试这个?上京当地口味,我爷爷经常爱去这家店。”
余笙注视着纯白盘子里的炸糕,酥脆的外皮金灿灿。
“我吃什么都可以。”
周衍没和她争论这个问题,他希望余笙在上京这个新环境里也能过得舒坦。就像游戏里来到一处新城镇, 她会在地图上标记出她喜欢的地点,从此以后只光临这些地方。
他要做的就是记住这些地方。
余笙把炸糕球掰成两半,跟吃果冻一样把里面的馅儿用勺子挖出来,最后才吃外面油嫩的脆皮。
放置于桌角的手机震动一下,余笙瞥了一眼消息,脸上的表情又生动起来,弯起嘴角笑。擦干净手,她飞速打字。
再放下手机,余笙用一贯的口吻对周衍说:“我下午要出去。”
“今天会下大雨。”周衍看眼窗外,提醒她。
上京的雨和伦敦不同。
伦敦总是小雨稀沥沥,不会过分磅礴,却绵延不断地烦人。但上京的雨天,就像老天爷打翻了一盆墨,直愣愣地往城里浇。
“我还是要出去。”余笙放下筷子,看眼窗外压在城市上空的乌云,“菡菡跟我说,有人要买我的小提琴。我想越快越好,对方说今天下午就可以面交。”
周衍掀下眼皮,问她:“为什么要卖琴?”
方菡已经问过一次她答案,他还想再问一次。
“缺钱。”余笙答得很从容。
他的手指敲在桌面上。
“你留给我的二十万英镑,我没有动。”
言下之意是可以还给她,她不需要卖琴。
“阿衍,那不一样。”
她换了个称呼。周衍垂下眼眸,细碎的黑发贴在额头,胸膛起伏,握住筷子的手抖了下。
余笙笑得眉眼弯弯,像飞过春天的燕子。
“很早之前,我就觉得有什么东西留在身体里了。还记得我说我去纽约吗?那次枪击案之后,我才真正反应过来。”
驻美大使馆都贴了个公告,会密切专注中国公民在美被枪击一案。她的外公外婆或许在电视上偶然看过这则新闻,但他们不知道新闻里的受害者就是余笙,连余正嵘都不知道。
陈婉清接到通知以后,单方面封锁了消息。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安慰她,余笙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现在正住在icu里,询问她是否需要协助办理紧急签证赴美。陈婉清婉拒了,表示自己有十年美签。